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,连片的苹果园铺展成绿色海洋,随着宁夏鑫源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储存8000万斤苹果项目的推进,一座现代化果品冷藏库正拔地而起,这一个项目不仅承载着提升苹果产业价值链的使命,更成为利通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一抹亮色。
走进项目施工现场,钢结构骨架已初见雏形。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鑫源祥公司瞄准苹果产业“卡脖子”环节,引入自动化分选包装生产线。“传统人工分选效率低、损耗大,为满足苹果高端市场的要求,研制和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苹果分选设备,是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。”项目负责的人介绍,“本项目主要建设果品气调冷藏库34间、果品自动分选包装生产线区、果品集散物流中心及销售中心,并配套建设办公生活区等,预计年底项目建设完成。”冷库建成后,可将苹果保鲜期延长10个月左右,破解集中上市售价难的困局。通过项目建设,利通区也将形成优质苹果成熟的种植、分选包装及储存模式和技术经验和产品研发加工、销售及休闲农业开发等,促进鑫源祥苹果产业标准化生产,提高苹果的市场竞争力,增加企业收入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,配合乡村振兴实施精准帮扶,推动乡村振兴建设,对利通区及周边农民、果农、养殖户和公司进行劳动帮扶和农产品储存销售等,可帮扶600余户,促进农户增收10000元以上。项目既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,又构建了与农民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。
时间倒回两年前,鑫源祥公司还困在“抵押难、融资贵”的瓶颈里,“守着‘绿色银行’取不出钱,扩建冷库、升级设备的计划一拖再拖。”企业负责人牛春感慨。转机始于利通区启动的山林权改革,利通区自然资源局创新开展国有林地经营权确权登记,率先为鑫源祥办理2463亩林地经营权不动产证,打通“资源变资产”通道。依托“政府+银行+担保+保险”林业金融服务机制,企业用林权证抵押贷款2000万元,冷库项目得以落地。“现在流动资金用于技术升级,今年苹果身价还得涨!”牛春算起了增收账。正是得益于山林权改革,企业也能更好地发挥联农带农机制,改革让每个环节的主体都能收益。
产业融合促振兴,全链升级闯市场。从种植端到消费端,一条现代化产业链加速成型。该项目能成为集中冷链物流集散中心,吸纳孙家滩等周边企业、散户的苹果资源,拓宽销售经营渠道,打通“田间到舌尖”的壁垒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项目投产后,可解决约500多人的就业安排,还可以带动利通区及周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,扩引领大苹果种植培养面积1000亩。让科技成果真正扎根泥土。“这不仅是产业升级的样板工程,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我们将以苹果产业为支点,推动特色农业向集约化、品牌化迈进。”利通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,通过项目建设,利通区“十场硬仗”规划图清晰可见,让产业链条强起来、农户腰包鼓起来、生态底色绿起来的美好愿景,也会像苹果树一样叶茂果繁。(记者 张梦)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